库搏体育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生课程设置
(2017年入学博士生适用)
一、普通博士生修读科目及学分要求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,需获得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 15 ,其中公共必修课程 4 学分,学术与职业素养课程1学分,学科专业要求课程学分不少于 5 ,必修环节 5 学分。选修或补修课程学分计入非学位要求学分。
课程设置如下(必须满足以下各类学分要求):
1. 公共必修课程 ( 4 学分)
( 1 )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(90680032) 2 学分(考试)
( 2 )第一外国语 2 学分(考试)
2.学术与职业素养课程(≥1学分)
? 材料学科研究生学术规范与职业伦理 (80350651) 1学分 (考查)
? 研究生学术与职业素养讲座课程 (62550031) 1学分 (考查)
? 其他研究生学术与职业素养平台课程
3. 学科专业要求课程 (≥ 5 学分)
( 1 )材料科学前沿 (≥ 1 学分) (90350011) 1 学分(考查)
或:高分子前沿讲座 (80340012) 2 学分(考查)
或:新型功能材料专题 (80350151) 1 学分(考查)
( 2 )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研究生课程(≥ 4 学分)
实验室安全学 (必修 ) (70350321) 1 学分(考试)
4. 必修环节 ( 5 学分)
( 1 )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(99990041) 1 学分(考查)
( 2 )资格考试 (99990061) 1 学分(考试)
( 3 )学术活动 (99990032) 2 学分(考查)
( 4 )社会实践 (69990041) 1 学分(考查)
5. 自修或选修课程
涉及与研究课题有关的专门知识,由导师指定内容系统地自学,可列入个人培养计划。研究生学术与职业素养课程,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修,选修课程学分计入非学位要求学分。
6. 补修课程
凡在本学科方面欠缺硕士层次专业基础的普通博士研究生,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补修有关课程。补修课程学分计入非学位要求学分。
二、直博生培养方案——课程部分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,需获得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 31 ,其中公共必修课程学分不少于 5 ,学术与职业素养课程1学分,学科专业要求课程学分不少于 20 ,必修环节 5 学分,考试学分不少于 23 。选修或补修课程学分计入非学位要求学分。
课程设置如下(必须分别满足以下各类学分要求):
1. 公共必修课程 ( 5 学分)
( 1 )自然辩证法概论 (60680021) 1 学分(考试)
( 2 )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(90680032) 2 学分(考试)
( 3 )第一外国语 2 学分(考试)
2.学术与职业素养课程(≥1学分)
? 材料学科研究生学术规范与职业伦理 (90350011) 1 学分 (考查)
? 研究生学术与职业素养讲座课程 (62550031) 1 学分 (考查)
? 其他研究生学术与职业素养平台课程
3、 学科专业要求课程 (≥ 20 学分)
(1)材料科学前沿(≥ 1 学分) (90350011) 1 学分 (考查)
或:高分子前沿讲座 (80340012) 2 学分 (考查)
或:新型功能材料专题 (80350151) 1 学分 (考查)
(2)数学类课程(≥ 3 学分)
? 高等数值分析 (60420024) 4 学分(考试)
?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(60420123) 3 学分(考试)
? 其它全校数学类研究生课程
(3)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研究生课程(≥ 16 学分,不少于 6 门)
(深圳研究生院的研究生由于课程安排的原因,以下课程可不作组别要求)
院级重点课程 (≥9 学分,不少于 3 门)
● 材料学基础 (70350043) 3 学分(考试)
● 材料热力学 (70350204) 4 学分(考试)
● 材料的物理性能基础 (70350373) 3 学分(考试)
● 材料分析与表征 (70350283) 3 学分(考试)
● 实验室安全学(必修) (70350321) 1 学分(考试)
● 高聚物结构与性能 (70340023) 3 学分(考试)
● 当代高分子化学 (70340013) 3 学分(考试)
● 聚合物研究方法 (70340033) 3 学分(考试)
● 药物递送原理与技术 (80340412) 2 学分(考试)
● 金属凝固 (70350413) 3 学分(考试)
● 金属物理 (70350433) 3 学分(考试)
● 现代材料分析技术 (80350483) 3 学分(考试)
各方向重点课程 (≥4 学分,不少于2 门。所选课程可跨方向选择)
金属材料
● 材料中的相变 (70350183) 3 学分(考试)
● 强度与断裂理论 (70350193) 3 学分(考试)
● 金属功能材料 (80350353) 3 学分(考试)
● 金属及合金的塑性变形-理论与工业应用 (70350392) 2 学分(考试)
● 环境材料进展 (80350212) 2 学分(考试)
材料科学
● 计算材料学 (70350172) 2 学分(考试)
● 生物材料 (70350132) 2 学分(考试)
● 薄膜物理与器件 (80350382) 2 学分(考试)
● 材料辐照效应 (70350362) 2 学分(考试)
● 高等固体物理 (70350493) 3 学分(考试)
陶瓷
● 近代信息功能陶瓷材料及应用基础 (70350082) 2 学分(考试)
● 先进结构陶瓷材料 (70350232) 2 学分(考试)
● 陶瓷材料断裂力学 (70350402) 2 学分(考试)
● 陶瓷先进制备工艺 (80350402) 2 学分(考试)
● 电子陶瓷性能测试技术 (80350392) 2 学分(考试)
材料加工工程
● 材料加工计算机模拟与仿真 (70350443) 3学分(考试)
● 多元相平衡图 (80350463) 3学分(考试)
● 现代激光加工 (80350473) 3学分(考试)
● 现代材料加工 (70350423) 3学分(考试)
● 现代材料工艺学 (80350523) 3学分(考试)
● 材料流变学及其应用 (80350542) 2学分(考试)
其他研究生选修课
● 电子显微学 (70350033) 3 学分(考试)
● 材料显微结构分析方法 (70350073) 3 学分 (考试)
● 表面与界面 (70350273) 3 学分 (考试)
● 光电材料 (70350212) 2 学分 (考试)
● 有机功能材料 (80350222) 2 学分 (考试)
● MEMS 材料及微细制备技术 (70350252) 2 学分 (考试)
● 新型炭材料 (80350202) 2 学分 (考试)
● 稀土材料进展 (80350242) 2 学分 (考试)
● 材料英文科技写作 (80350181) 1 学分 (考试)
● 科技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 (70350351) 1 学分 (考试)
● 组织工程学 (80350133) 3 学分 (考试)
● 多组份聚合物材料 (70348042) 2 学分 (考试)
● 高分子动力学及相转变 (80340082) 2 学分 (考试)
● 聚合物界面及表面 (80340032) 2 学分 (考试)
● 先进功能高分子材料 (80340092) 2 学分 (考试)
● 水性聚合物体系的理论与实践 (80340272) 2 学分 (考试)
● 高分子材料分子及聚集态结构设计 (80340282) 2 学分 (考试)
● 近净成形先进技术 (80350532) 2 学分 (考试)
● 功能材料概论 (80350552) 2 学分 (考试)
● 英文科技论文写作 (70350461) 1 学分 (考查)
● 纳米生物材料 (80350612) 2 学分 (考试)
● 自旋电子学材料与器件 (80350603) 3 学分 (考试)
● 压电陶瓷结构、器件与应用 (80350422) 2 学分 (考试)
● 新能源材料 (80350662) 2 学分 (考试)
● 纳米材料加工 (80350682) 2 学分 (考试)
● 计算材料学II (80350692) 2 学分 (考试)
● 非晶态金属材料 (70350502) 2 学分 (考试)
● 材料合成化学前沿 (80350702) 2 学分 (考查)
● 软物质物理导论 (80340492) 2 学分 (考试)
● 材料设计 (80350722) 2 学分 (考试)
● 材料热学性能及热功能材料 (80350742) 2 学分 (考试)
● 本学科其它研究生课程
● 其它相关院(系)的研究生课程
4. 必修环节 ( 5 学分)
( 1 )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( (99990041) 1 学分(考查)
( 2 )资格考试 ( (99990061) 1 学分(考试)
( 3 )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 ( (99990032) 2 学分(考查)
( 4 )社会实践 ( (69990041) 1 学分(考查)
5.自修或选修课程
涉及与研究课题有关的专门知识,由导师指定内容系统地自修或选修,可列入个人培养计划。选修课程学分计入非学位要求学分。研究生学术与职业素养公共选修课程,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修,选修课程学分计入非学位要求学分。
6. 补修课程
凡跨学科录取的直博生,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补修本科层次有关专业基础课程 2 ~ 3 门。补修课程学分计入非学位要求学分。